为推动“15分钟科普生态圈”建设,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与创新温州建设,2025年3 月 30 日与4月19日下午,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科普基地”顺利开展“科普开放日”公益研学第二期活动,以“小小无人机,大大飞行梦”为主题,全市30多位学生参加这期无人机研学体验活动。
温州市科普联合会秘书长启动本次研学开营仪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与志愿者带领青少年们开启无人机 “翼启飞”研学之旅。
展厅参观
3 月 30 日,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探索之旅,目光瞬间被展台上的多旋翼无人机与固定翼无人机牢牢吸引。志愿者化身生动的 “科技讲解员”,指着展品热情介绍:“瞧这架多旋翼无人机,就像灵动的‘空中摄影师’,能轻松拍下山川云海的壮美;而旁边的固定翼无人机则是‘测绘小能手’,凭借高效的飞行性能,连蜿蜒的河流、起伏的山脉都能精准描绘!” 从飞速旋转的电机、轻盈的螺旋桨,到精密的飞控系统,志愿者将无人机的构造与原理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踮着脚尖、瞪大眼睛,时而伸手轻触零件,时而歪着脑袋追问原理,现场满是求知的热情。
4 月 19 日的活动现场,每位同学手中多了一本精美的无人机探秘手册。翻开手册,趣味漫画、知识卡片与观察任务跃然纸上。随着志愿者的讲解,孩子们化身 “科技小侦探”,一边聆听无人机的奥秘,一边对照手册在展品上寻找关键部件,用彩色笔认真记录自己的新发现。手册里的 “飞行原理闯关”“隐藏功能大揭秘” 等互动板块,更让大家不时低头思索、热烈讨论,将探索的热情转化为笔尖跳动的知识火花。
课堂研究
课堂之上,老师宛如一位知识渊博的引路人,开启了同学们对无人机的探索之旅。老师先从无人机内部元件讲起,那些看似复杂的芯片、精密的传感器,在老师抽丝剥茧般的讲解下,变得不再神秘。紧接着,老师又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剖析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借助生动的动画演示,详细阐释伯努利原理如何作用于无人机的机翼,产生升力让其翱翔天际;还讲述了通过遥控器发出指令,无人机内部的控制系统如何精准接收并运作,调整飞行姿态。
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进一步全面认识到具备不同功能与用途的无人机。同学们惊觉,无人机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秘科技产物,它早已悄然融入生活。无论是广袤农田里助力播种、施肥的农业无人机,还是工业领域中用于测绘、巡检的专业无人机,都彰显着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探寻体验
研学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步入机房,借助模拟器开启无人机飞行初体验。一开始,无人机频频失控坠机,可大家没有丝毫退缩。在一次次尝试与摸索中,操作逐渐熟练,一架架无人机终于在虚拟空间里稳稳升空,平稳飞行。为了检验学习成果,现场特别组织了扎气球比赛,孩子们围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自己闯到了第几关,兴奋劲儿十足。
两场活动的实践环节各展锋芒,为同学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科技体验。3 月 30 日的活动中,展厅上空率先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无人机飞行秀。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数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引得现场惊叹连连。随后,同学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亲自试飞,尝试操控无人机完成基础飞行动作,在实践中感受指尖上的飞行乐趣。
而在 4 月 19 日的活动里,同学们化身 “小小工程师”,从无到有开启无人机的组装挑战。他们对照着说明书,仔细辨别零件,将电机、螺旋桨、飞控系统等部件逐一拼接、调试。专注的神情、灵巧的双手,让一堆零散的零件逐渐蜕变为完整的无人机。当亲手组装的无人机在操控下平稳升空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份从 “创造” 到 “见证” 的成就感,为科技探索之旅增添了别样的意义。
同学们惊叹科技并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触手可及的奇妙力量。只要敢于探索未知,勇于付诸实践,每个人都能与科技的神奇力量亲密接触,甚至驾驭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次研学,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无人机飞行技巧,更点燃了他们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满满。
研学感悟--“大家谈”
活动志愿者感慨地分享道,孩子们在操作无人机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速度,上手极为迅速。看到同学们如此出色的表现,志愿者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满怀期待,并送上了真挚的祝福,期望他们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光彩。赵同学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他兴奋地表示学到了诸多新知识,还大胆发挥想象,对创新无人机的用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设想,言语间满是对无人机领域的探索热情。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廖老师深感荣幸,有这么一场科普活动去激发了同学们对无人机极大的好奇心与浓厚兴趣。廖老师认为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无人机领域前景广阔,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值得大家共同期待。
本期活动由温州市科普联合会主办,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2025年,温州市科普联合会将继续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持续开展公益研学科普活动,通过一场场精品研学活动,助力提升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动力,助力提升温州全民科学素养服务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请关注后续系列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