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当微风轻拂,春日暖阳倾洒,清明的脚步悄然临近,它带着淡淡的哀愁,亦携着蓬勃的生机。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新能源装备学院团委学生会邀你共赴一场青团之约,于传统习俗中探寻春日活力,于动手实践里凝聚团队温情。
古韵今承,青团溯源
青团,这颗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软糯“绿宝石”,是清明时节不可或缺的美食符号。从江南水乡的青艾糯米团,到如今风靡各地的创意口味青团,它走过岁月长河,将祖先的智慧与后人的思念紧密相连。每一抹青团的绿意,皆源自春日鲜嫩的艾草、菠菜或麦苗汁,经手工揉搓,与软糯的糯米粉完美融合,包裹着香甜豆沙、咸香蛋黄肉松等各式馅料,一口咬下,软糯、清甜、鲜香在舌尖交织,那是大地回春的味道,亦是对过往先人的缅怀。
巧手匠心,青团新篇
在学院活动现场,平日钻研新能源知识与实操的同学们化身手工达人,开启指尖艺术创作。不过,美食创作前还有折盒子的“前奏曲”。瞧,卡纸一发到同学们手中,教室里瞬间开启无声竞赛,有人凭巧思、预习的“攻略”,手指灵动,迅速折出精致盒子,引得众人讨教;有人初次接触手忙脚乱,折角歪斜,但在同学帮助下认真尝试、渐悟诀窍。折盒时的交流打趣,让陌生同学拉近了距离,为青团制作营造出温馨欢快的氛围,奏响协作共鸣的序曲。
待盒子准备就绪,真正的青团制作正式登场。一捧捧洁白糯米粉在同学们手中欢腾,加入精心调配的汁液,瞬间被晕染成清新“绿衣”。大家学着先辈的模样,将面团轻柔揉搓、擀平,舀一勺饱满馅料置于其中,手指灵动翻飞,收口、搓圆,一气呵成。一颗颗青团宛如精美的艺术品,在春日暖阳下散发着温润光泽,有传统豆沙馅的经典回味,亦有同学们创意发挥的“水果甜心”“芝士浓香”等新奇口味,传统形制与现代风味在此完美融合,恰似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探索,旧瓶新酒,韵味无穷。
情谊绵延,清明新忆
这场青团手作可不单是美食制造,更是情谊汇聚的温暖港湾。从初次上手的手忙脚乱,到互相观摩、交流技巧后的得心应手,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打破隔阂,不同年级、专业的思维碰撞出别样火花。新入学的学弟学妹们虚心求教,学长学姐们倾囊相授,手把手教着揉面诀窍;小组协作间,递工具、传馅料,默契悄然生根。待蒸笼热气腾腾而起,满室青团清香,大家围坐共享劳动成果,每一口软糯都是同窗情谊的凝结,每一份甜蜜都是清明新添的温暖记忆。
当夕阳余晖洒向校园,这场指尖揉绿的清明盛宴暂告段落,但它种下的情谊种子、点亮的传统星火,将在新能源装备学院持续闪耀。同学们带着对清明的敬意、对传统的热爱,回归学业征程,恰似春日新苗饱蘸生机,未来于新能源领域逐梦时,必能传承匠心、创新突破,让青春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